2008年7月8日

峇里島路線圖

從年初開始,聯合國就藉第四次評估報告的陸續出版,不斷吸引媒體的高度關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的影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也在二月獲得奧斯卡影展最佳紀錄片獎,加上在年底高爾先生又與連袂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使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從年初一直熱鬧到年終,不但都沒有冷場,還是聯合國大會、高峰會、亞太經合會、以及許多國際會議上的主要議題。這個事實反映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確已成為世界文明發展必須面對的主要危機。

這次大會剛開始因著美國國會相關立法有突破進展、歐盟高標準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澳洲批准京都議定書等因素而顯得樂觀且令人期待。但在會議過程中,不同國家與集團間的立場卻有極大的差異,一時呈現僵持不下的局面。在會期延長一天及各方的努力斡旋下,終於在下午大會通過了達成遏止全球暖化新公約的談判架構:峇里島路線圖
當然妥協產生的「峇里島路線圖」並沒有各界殷切期盼的明確量化減量目標及時程,只強調各締約國將持續談判,並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完成新一輪的具體公約內容。因此,本次大會只能說是為往後的艱苦談判開啟了一扇大門而已。

然而本次大會通過的第一號決議文「峇里島行動計畫」,卻明確的規範已開發國家所採取的行動,必須包含進行溫室氣體量化排放限制及減量目標;對於開發中國家則以永續發展為考量,在已開發國家提供技術、資金的協助下,推動可供量測、報告及查證的適當減量行動。換句話說,國際上的溫室氣體減量列車已經啟動,未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規避或豁免。

這個發展對於身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台灣而言,必須勇於面對低碳時代的挑戰,儘快啟動具體的因應對策。儘管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但是我們溫室氣體減量的制度規劃仍然必須與國際接軌。同時面對日漸升高的減量趨勢,台灣更要落實在符合國際規範下,進行相關盤查、登錄及減量等方面的建構工作,以爭取國際的認同與接納。

溫室氣體的減量與經濟的發展並不必然要彼此衝突。以歐盟的德國為例,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也是主要能源消耗國。與台灣相似,由於缺乏石油、天然氣及鈾礦資源,石油進口量高達95%,能源供應一直以燃煤為主。自19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後,德國開始大力發展核能發電,以求維持能源供應的穩定。迄2005年,核能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12.5%。但考量核能安全及核廢料處理問題,德國已經自1998年開始推動關閉核能電廠的政策。

為了因應未來核電的減少,德國正積極推動替代能源措施以彌補缺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然氣及再生能源(風力、水力、太陽能、生質能)的快速成長。以風力發電容量來說,已高達180億瓦,大約是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滿足當前德國10%的電力需求。更重要的,德國燃煤發電的比率雖然高,但是在技術創新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增反減。在1991-2002年間,德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降了15%,然而同期的生產毛額卻逆勢增加19%。

德國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科技持續創新、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積極開發再生能源是我國因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根本之道,也是刻不容緩的重要施政目標。要在世界上昂首的走出去,我們已無退路,只有掌握住正確方向,一方面加快調整產業及能源體質的腳步,另一方面持續做好生態環境的維護,我們不但可以大幅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衝擊,更可以創造出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局面,締造另一波持續發展的高峰。

(汪中和 2007/12/26)

沒有留言: